创新治理模式 左云绘就幸福社区“新图景”

2025-07-31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刘新宇
  
  7月31日,记者从左云县获悉,该县现有7个社区89个小区。针对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变化,近年来,该县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入户倾听”民声民意、“幸福食堂”守护桑榆幸福、“文艺汇演”弘扬传统文化……一系列别具一格的治理模式,释放出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虹吸效应”,绘就了一幅幅幸福社区“新图景”。
  
  入户倾听感知“民声脉搏”
  
  “有了这根拐杖,我出门走路就方便多了!”家住云泰园小区保障房的赵老太太颤抖着从社区干部手中接过拐杖,话语间满是感激。这一幕,仅是社区“入户倾听”行动的一个缩影。网格员常红在“入户倾听”中得知,年过八旬的居民赵老太太不慎将腿摔伤,便详细记录下来,第一时间向社区申报,帮其解决了实际困难。
  据悉,左云县从去年在全县统一开展“入户倾听”行动以来,社区、小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定期进行“地毯式”敲门行动,把居民“心声”带回来,变被动接诉为主动服务。同时,细致梳理,逐一销号解决,将“问题台账”转化为“幸福账单”。“入户倾听”成为社情民意的 “晴雨表”、服务居民的 “连心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盛赞。
  
  助餐服务增添老人福祉
  
  每天到了三餐饭点,云兴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都是香气四溢。10块钱四菜一汤,餐间老年人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比我们在家里做饭更方便,吃的还更好!”独居老人高卫东笑呵呵地说。为了买上新鲜的食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安云每天早早地便出现在各个菜市场。
  助餐服务是银发群体最关心的 “心头小事”,也是社区的“关键大事”。该县不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综合考虑各社区、小区老人规模、就餐需求、服务范围等因素,探索“企业运营+政府补助”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让食堂飘出“幸福味”!今年作为县级民生实事工程,该县规划启动了东延路、云泰园、云和园3家“幸福食堂”。
  
  广场舞激发文化活力
  
  每天清晨,在每个社区、小区的广场上,一群群鹤发童颜的老年人踏着节奏舞起。这是左云县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遍地开花的生动写照。“现在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展现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还增进了居民间的凝聚力、向心力。”西街社区广场舞队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为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该县持续开展“文艺助力精神文明强基工程”,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
  目前,全县各社区已涌现出舞蹈队、合唱团、竞走队、太极拳表演队等各类团体26家,常年活动在各类广场上、大街小巷中。两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次,成为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纵深推进 “五有”“四双”“三联”建设,串联起全县7个社区党总支、52个小区党支部、1367名在职党员、500余名志愿者,全面构筑起“县域统筹、条块协同、全民联动、合力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小服务”凝聚“大共识”、“小实事”筑牢“大幸福”、“小活动”融合“大和谐”,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京ICP备05072716 管理维护: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闻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28061433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