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新嫄
近日,山西能源学院“古镇焕新颜,乡韵振新风”实践队赴晋中市灵石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 “红色铸魂、文化传承、直播助力、志愿服务”为主线,深入烈士陵园、乡村、敬老院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践行青年使命,展现时代担当。
队员们首先前往金旺烈士陵园,献花、默哀致敬,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历史,深刻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随后,参观了石膏山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影像和图文资料,深入了解晋中的抗战历史与革命传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
在文化传承方面,队员们走进非遗工坊,体验传拓、葫芦烙画等传统技艺,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记录工艺细节,感受文化魅力。为拓宽传播渠道,队员们创新运用“非遗+直播”模式,在石膏山景区开展了多场线上推广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推动地方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播。
队员们还聚焦乡村服务,深入“幸福小院”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组织亲情陪伴、卫生清洁等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通过与老人亲切交谈,聆听他们的故事,队员们在服务中践行社会责任,传递青春正能量。
此外,队员们还走访了龙吟谷、东方希望铝厂等地,开展产业调研与生态考察,结合专业背景为当地文旅开发与绿色发展建言献策,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奋进动力,继续投身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