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新嫄 通讯员 解艺玮 刘贝克
近日,在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的积极推动下,运城市能源局牵头组织召开全市“林电共安”集中签约仪式,市域内8家省属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与该公司签订《“林电共安”线路林木共建共治协议》,协议创新性建立五大长效合作机制,为区域内林电安全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据了解,运城市林区涉林线路规模大,线路总长度达537.98公里,线路网络覆盖范围广且跨度大。为有效化解“树线矛盾”,国网运城供电公司主动作为,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成功签订“林电共安”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在信息共享、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紧密协作。
该公司创新设立“1+8”信息共享联络体系,每季度常态化共享林区植被动态、电力设施布局等核心数据,双方配备专职联络员“点对点”保障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精准度,打破信息壁垒。同时,组建“供电+林场”的8支专业化联合排查队伍,按责任分区开展林区电力隐患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一区一台账”,实行“发现隐患—整改到位—防范到位”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对重大隐患做到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协同攻坚。
此外,还制定了“林电共安”应急联动预案,每年开展一次联合应急演练,明确突发事件响应流程与职责分工,全面提升双方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与突发事件处置效率,凝聚应急救援合力。在清明祭祀高峰期、“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以及干燥、大风天气等山火高发时段,对林区电力线路沿线、村庄、陵园等重点区域,每年至少4次“手拉手”联合开展“林电共安”主题宣传活动,并建立宣教效果评估体系,强化公众的“林电共安”意识。
为确保林木和线路共治合作任务落实落细,该公司与8家林场、自然保护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清晰界定各方的权责边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消除管理空白,确保线路林木共建共治协议落地见效。
接下来,该公司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协同联动,精准掌握林区植被生长与电力设施运行状态,持续推动联合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标准化,为运城市生态保护与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