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化资源 推进文创产业发展

2025-11-04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狄晓胭

  近日,记者从大同市平城区获悉,该区不断激发文化创意,活化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文创产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文旅产业新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
  文创产品种类繁多。除了“佛小伴”玩偶外,系列冰箱贴、书签、明信片、文创盲盒等文创产品精致而富有创意。此外,2024年《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后,带动了大同古建游,由此衍生了一系列以“黑悟空”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及古建游路线打卡盖章。
  非遗文创畅销市场。大力发展以魏唐陶艺、百工造办、飞天结艺等为代表的文创产品、非遗手工作品。2024年,魏唐陶艺累计销售额11.28万元、百工造办累计销售额351.45万元、飞天结艺累计销售额100多万元。非遗文创产品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丰富了旅游供给,实现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古城文创业态丰富。大同古城内文创业态呈现出丰富景象。漫步于古老的街巷,各类文创店铺鳞次栉比。从民俗风情的剪纸艺术到蕴含古城故事的特色书签,每一件文创产品都承载着平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名片。
  推进高校合作开发。该区积极推动与北京交通大学文创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开发富有代王府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2024年,代王府文创收入52.85万元;2025年春节,文创收入2.5万元。
  文创带动乡村振兴。马家小村充分挖掘北魏鹿苑文化与自然资源优势,将文创理念融入乡村发展中。成立了集创意孵化、产品展示、交流培训于一体的文创公社。村民们通过参与文创产品制作实现了增收致富,实现了以文创带动乡村振兴。
  文创拓展空间载体。大力发展文创园区,其中,开源一号文化创意园由老厂房改造而成,致力于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康养休闲共享、文教娱乐共进、工业文化旅游共融的综合配套服务园区,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工业文化示范园区。这种将工业遗迹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模式,为文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成为文化旅游新地标,带动了周边文创产业的发展。

京ICP备05072716 管理维护: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闻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28061433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