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09日
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朱晓波

奉献与锻炼同行 行动与喜悦相伴


    本报记者 赵云云 实习生 赵倩

  “咚咚咚……”一阵阵急促的击鼓声回荡在太原灵星社区服务中心的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玩击鼓传球的游戏,“球停在哪位小朋友手里了呀?好,老师现在请这位小朋友与你左手边的‘大朋友’握握手吧,非常好……”正在上课的是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老师口中的“大朋友”则是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山西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下设执行部门之一的雷锋队,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陪伴孩子们。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班大二学生、雷锋队副队长朱晓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多年来,他坚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初体验”

  初入大学校门,当朱晓波偶然了解到关爱自闭症儿童是雷锋队历届前辈一直在做的事后,便毫不犹豫报了名。从此,他便与这群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晓波第一次有机会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在2023年3月,“事说心语,伴星入梦”活动是为自闭症儿童录一段睡前有声读物,用温柔的声音陪伴孩子们进入梦乡。每次录音前,他都会专门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打开手机与电脑,录下他的“陪伴”。他说:“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这些孩子能在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志愿服务的“初体验”带给他全新的体会,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使他对志愿服务更加充满热情和向往,从那以后,他时常关注自闭症儿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名常态志愿者。
  “第一次接触这些 ‘星星的孩子’,刚开始听着他们的尖叫声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发现他们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会问我‘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什么’,问我学了什么专业,甚至和我探讨专业知识。现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孩子,我都能轻松应对。”朱晓波说。
  在灵星社区服务中心,朱晓波会坐在孩子旁边,帮助孩子们训练肢体的协调度,配合老师上课,完成一些手指游戏、互动游戏,学习唱歌、运动等;在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自闭症患者都在18岁以上,他会陪伴他们进行户外活动。“每次和他们一起运动,都能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与支持,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我们一直在路上。”他说。
  为孩子们送去关怀,传递温暖与希望的同时,朱晓波也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价值提升,收获了内心的丰盈与满足,这些“双向奔赴”的温暖瞬间,成了朱晓波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让他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愈发坚定。

尽己所能去帮助

  谈及志愿服务经历中印象深刻的瞬间,朱晓波说,要数参与2023太原马拉松赛志愿服务活动时。当时他的任务是按照要求摆放物品,虽然任务听起来简单,但是要求比较细、比较高,他认真地完成,不时检点是否做到位。当有运动员拿起他身前的水杯并对他说“加油”时,他瞬间明白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真正意义。“这一句‘加油’不仅仅是对他的鼓励,更是对他志愿服务的认可,浑身的疲惫也因此烟消云散。当看到跑得略微吃力的运动员,他在为他们呐喊助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热情与激昂,感觉与他们同奔跑、同努力。
  迎新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朱晓波冒雨为学弟学妹们指方向、搬行李、携卡登记,充满激情服务他人;学校每一场爱心义卖活动中,他都会把义卖所得款项捐给爱心服务组织,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还利用寒假全程参与了“传承优秀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第八季一起云支教幕后志愿服务工作,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奉献与锻炼同行,行动与喜悦相伴。朱晓波说,志愿服务活动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完成服务之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且,在服务过程中还可以磨练自我,让他积累了更多经验,激励他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青春誓言。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朱晓波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志愿服务路上收获的美好坚定前行,继续延续他与“志愿”的故事。